2月26日,工学院在新工科创新实践中心举办学院海外科技小院交流会。研究生院科技小院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学迪,国际处国际合作办公室副处长毕蕾蕾,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对外联络部主任、副总编辑刘铮,工学院院长宋正河,工学院海外科技小院专项负责人、农业工程系教授杨敏丽参加会议。会议由工学院副院长王庆杰主持。
李学迪介绍了学校海外科技小院的整体情况和考核标准。她强调,科技小院的建立必须紧密贴合当地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同时,她肯定了工学院中国-巴西、中国-泰国科技小院的建设成果,并对工学院海外科技小院在推动当地农业发展、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毕蕾蕾分享了学校多个海外科技小院的发展历程,为学院后续建设科技小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她指出,科技小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海外科技小院已经逐步形成了成熟的发展模式。通过与当地产业、机构和高校的紧密交流,在科技小院工作的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综合素养与国际视野,为走向世界舞台奠定坚实基础。
在交流环节,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博士后倪昕东,研究生刘磊、张翔、张泽鹏、赵浩天、李明辉几名来自学院海外科技小院的同学分享了他们在科技小院的工作经历、生活体会、心得感悟。他们扎根当地,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不仅提升了自身能力,还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杨敏丽详细介绍了中国-巴西、中国-泰国科技小院的由来、建设经过、取得的成果以及 2025 年的工作规划。她分享了在推动海外科技小院建设过程中和当地人民建立的深厚友谊以及今年春节在巴西科技小院过年的所见所感。她表示海外科技小院除了能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更是助力减贫和消除饥饿、讲好中国农机化故事、传播中国农机化经验、贡献中国农机化智慧的平台。她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生加入到海外科技小院的建设中,一同助力巴西、泰国的农业发展,传播中国农机化经验。
会议最后,宋正河对学院3个海外科技小院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鼓励大家积极关注学院海外科技小院动向。他表示,学院的海外科技小院获得了当地各界好评,这离不开负责人杨敏丽教授和同学们的努力。科技小院将教育与产业结合,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的研究生更应该胸怀更大的抱负与梦想,勇敢的走出校园,走出国门,在祖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深耕,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工学院海外科技小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未来,工学院研究生将继续立足生产实践开展科研创新,强化情怀教育,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国际交流合作贡献更多力量。
工学院农业工程系副教授周宇光,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博士后曹佳乐,研究生科教务秘书郑志伟、戚依朵,外事秘书姜斯瑞,部分一年级硕士研究生现场参会。中国-巴西科技小院的研究生线上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