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时间2月11日,应巴西科技创新部(MCTI)副部长伊纳西奥•阿鲁达的邀请,杨敏丽教授在中国驻巴西大使馆蒋德华公参、梁嘉明二等秘书的陪同下,前往巴西科技创新部,讨论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巴西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巴西联邦共和国科技与创新部关于共建家庭农业机械化人工智能化联合实验室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谅解备忘录》)的推进落实事宜。阿鲁达副部长在其办公室接见了杨敏丽教授一行,并全程参与《谅解备忘录》相关事宜的讨论。参加讨论的还有巴西科技创新部办公室秘书长Valdelice Souza、阿鲁达副部长的助理Ana Stival、科学技术发展司司长Sônia da Costa、双边合作总协调员Vânia Gomes,以及巴西国家半干旱研究所(INSA)所长José Etham Barbosa及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等。会议由阿鲁达副部长亲自主持。
从左到右:蒋德华公参、José Etham Barbosa所长、Vânia Gomes总协调员、INSA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杨敏丽教授、Sônia da Costa司长、阿鲁达副部长、梁嘉明二等秘书
阿鲁达副部长致欢迎词并简单介绍了目前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希望多听听中方对有关问题的看法。杨敏丽教授表示,此次访问巴西科技创新部,是受中国科技部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委托,与巴方就《谅解备忘录》的有关事宜进行交流讨论。杨敏丽重点提出了联合实验室的双方执行机构、具体开展的科技合作领域及内容、优先合作研究的项目及其内容、运行的经费来源、知识产权及合作机制等讨论内容,并代表中方提出了相关具体方案。总体上得到巴方的肯定与认可,特别是针对提出的巴西家庭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及机器系统、巴西家庭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体系与作业规程规范、巴西东北部半干旱地区土壤-机器-植物相互关系(模型)、适宜巴西东北部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智能装备、适宜家庭农业的中小型粮油作物生产机械与智能装备、适宜家庭农业的中小型果蔬生产机械与智能装备、农产品加工技术及智能设备、可再生能源技术与智能装备、生物投入品技术及智能设备、设施农业与智能装备、家庭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及机械化生产模式与机制、家庭农业生产大数据系统(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 促进家庭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成果的转化应用、合作开展家庭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智能装备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合作开展家庭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家庭农业机械化科技政策以及其他相关研究内容等17个拟具体开展的科技合作领域与巴方期望契合度很高。针对合作研究经费方面,巴方也提出了积极的解决方案。作为巴方具体执行机构的巴西国家半干旱研究所所长José Etham Barbosa,表示其研究所对于半干旱地区的农业问题研究拥有很多代表性成果,也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愿意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针对巴西东北部半干旱地区的家庭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学技术发展司司长Sônia da Costa、双边合作总协调员Vânia Gomes均表示将会积极支持联合实验室的建设。
阿鲁达副部长主持讨论会
蒋德华公参强调了落实《谅解备忘录》的重要意义,并希望巴方与中国农业大学紧密结合,以中国农业大学提出的联合实验室建设方案为蓝本,尽快修改完善并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务实合作,中国驻巴西大使馆也将会全力支持合作的开展。
左图为杨敏丽教授赠送阿鲁达副部长精美的中国茶具,右图为杨敏丽教授与阿鲁达副部长、蒋德华公参、Etham所长合影
事实上,从2024年2月2日在阿波迪举办中国-巴西农业机械化合作示范农场启动仪式开始,阿鲁达副部长就一直给与极大关注和支持,亲自前往阿波迪出席中国-巴西农业机械化合作示范农场启动仪式。从巴西利亚飞到纳塔尔后,还要再乘车5个小时才能到达阿波迪,路途非常遥远。2024年7月,阿鲁达副部长又邀请杨敏丽教授参加巴西第五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并做主旨发言,与巴西科技界交流中巴家庭农业机械化合作的相关情况及未来发展,卢拉总统出席了此次科技创新大会,杨敏丽教授是唯一受邀的外国专家;阿鲁达副部长还力促中巴双方科技部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为中巴双方在家庭农业机械化科技领域合作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2024年11月27日,阿鲁达副部长还出席了中国-巴西家庭农业机械化巴西利亚科技小院的揭牌仪式。所有这一切工作的开展和成效,成为中巴今后继续合作的良好基础,也将是联合实验室发展的基础。
左图为卢拉总统出席巴西第五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与巴西科技创新部部长卢西亚娜·桑托斯亲切交谈;右图为杨敏丽教授与巴西科技创新部部长卢西亚娜·桑托斯、副部长阿鲁达等合影
杨敏丽教授做主旨报告,并进行现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