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时间2月6日,在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教育科技学院(IFRN)莫索罗校区召开了首次“巴西稻米计划方案”研讨交流会。项目负责人、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教育科技学院帕纳米林校区的Paulo Vitor Silva教授、技术协调员Diego da Silva Pereira教授,技术协调员、伊潘瓜苏校区的José Geraldo B. Galvão Júnior教授,以及北里奥格兰德州农村发展与家庭农业厅厅长Alexandre Lima、阿波迪技术援助与推广中心农机负责人Eribaldo Gomes Nobre Junior参加了研讨交流会。会议由José Geraldo Bezerra Galvão Junior教授主持。
José Geraldo Bezerra Galvão Junior教授介绍了“巴西稻米计划方案”的总体情况。该计划方案是一项联邦政府倡议,旨在通过促进适应家庭农民、原住民和传统社区现实的可持续性实践扩大稻米生产及其多样化;提高历史上被边缘化地区的水稻产量,强化农业生态耕作方式,减少集约化种植对环境的影响。其总体目标,是通过“the Arroz da Gente Program(我们的大米项目)”实施综合战略行动,实现家庭农业水稻生产的现代化,并加强、扩大和实现可持续性。该项目由巴西国家供应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并部署于项目确定的17个州、36个重点地区、148个市从事水稻种植的家庭农民、土地改革定居者、原住民和传统社区的23000个家庭,覆盖19500公顷水稻种植面积。预计采购小型水稻收割机40台左右、中型收割机20台左右。具体采购数量还将根据预算、具体机器价格、税收和运输费用等而有所调整。
左图为José Geraldo教授介绍“巴西稻米计划方案”,右图为项目实施的17个州(绿色部分)
杨敏丽教授介绍了中国水稻联合收获机的整体情况,重点介绍了在中国市场受到广泛认可的4家中型水稻联合收获机、2家小型水稻联合收获机生产企业及其产品,包括企业规模、产品核心技术、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市场表现及其价格。
杨敏丽教授介绍中国水稻联合收获机情况
巴方对中国水稻联合收割机表现出极大兴趣,进行了较全面的讨论,包括机器性能、价格、运输费用、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希望中国农业大学及中巴科技小院能为巴西采购中国农机做好纽带和桥梁,帮助协调与联系。
现场讨论
事实上,由于中国农业大学组织的适宜于巴西家庭农业生产的中国农机于2023年底和2024年初陆续到达巴西,并应用于中巴农业机械化合作示范农场,在北里奥格兰德州、马拉利昂州、塞阿腊州等地的应用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家庭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减轻了农业劳动强度,家庭农户的收入明显增加,特别是妇女也能使用中国农机进行农业生产,提升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价值。塞阿腊州政府率先投资引进微耕机为家庭农民提供服务。该微耕机采用当地摩托车发动机,其他部件全部由中国进口并在巴西本地组装,市场销售价格为4000雷亚尔。在2024年11月至12月期间,塞阿腊州政府第一批购置了300台机器、第二批购置了1500台机器,为当地家庭农业生产服务。
塞阿腊州政府投资引进的微耕机
由于巴西家庭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巴西政府制定了促进家庭农业发展计划。2024 年至 2026 年的行动计划中要求,将家庭农业机械化率从18%提高到 70%,国产机械设备供应至少95%的家庭农业机械设备市场,加快提升巴西家庭农业机械化水平。如此短的时间内快速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巴西对于中小型农机的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大量的农机装备作为基础,中巴科技小院可为促进巴西家庭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