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28日上午8时(巴西当地时间12月27日晚上21时,泰国当地时间12月28日上午7时),工学院中巴、中泰科技小院2024年度第二次全体工作会议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巴、中泰科技小院首席专家、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与智慧农业创新院院长杨敏丽教授主持,工学院院长宋正河教授、副院长王庆杰教授、海外科技小院联络人周宇光副教授以及中巴、中泰科技小院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根据会议日程安排,中巴、中泰科技小院的负责人倪昕东博士和张泽鹏首先汇报了3个科技小院自启动至今的总体工作进展。随后,中巴、中泰科技小院的7名研究生刘磊、张思博、Tola、Mateen、张翔、赵浩天、李明辉分别汇报了驻科技小院学习工作进展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汇报结束后,杨敏丽教授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点评,并对科技小院未来的规划、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以及当前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杨敏丽教授指出,学校各级领导对我院中巴、中泰科技小院建设和发展十分关注,3个科技小院在学院的大力支持和科技小院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目标任务需要高质量完成。针对如何将中巴、中泰科技小院的建设做得更加扎实,杨教授提出了“全局观念、团队意识,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勤奋刻苦、精进业务,热情开朗、有问必答,积极分享、交流互动,服务当地、成效显著”的工作方针,期望各位同学在海外的学习工作中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加强对工作的前瞻思考和合作内容的谋划,通过与当地群众开展农业机械化相关技术经验交流,增进对方对中国农机装备的了解,做好农业机械化合作交流的“使者”。
宋正河教授在听取全部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了3个海外科技小院自启动以来的各项工作进展,希望同学们继续在科技小院首席专家杨敏丽教授的带领下,以更高的站位和视角,以更加坚实的工作成果,抒写好中巴、中泰农业机械化合作的友好故事。
会议强调,学院着力打造海外科技小院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学院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拓性意义。全体成员要从品格养成、性格锤炼、技术钻研等多方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同时把握好从文化交流、学术交流、农业机械化交流等方面促进国际合作的机会。
会议要求,海外科技小院全体成员要以杨教授提出的“48字方针”为指导,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总结梳理现存问题短板,在实践中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做实做细海外科技小院2025年各项重点工作,提升学院海外科技小院工作成效和品牌影响力。
中巴、中泰3个科技小院陆续启动及入驻以来,陆续开展了当地农机需求调研、中国农机当地适应性测试、农业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农机应用技术培训以及人文交流等活动,取得初步成效。以巴西阿波迪科技小院为例,经过前一阶段的工作,体验过中国农机的阿波迪家庭农业种植户一致认为,中国农机在当地落地使用后,显著提高了家庭农业种植户的生产效率,有效促进了蔬菜、水果等的增产增收,当地农户热切期盼更多中国农机装备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