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高速模式。

新闻动态

2024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4-12-10    浏览次数:

12月5日至6日,由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可再生能源清洁化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24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2024  Forum on Renewable Energy Promo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成功举办。会议开幕式及主会场设置在工学院,来自老挝、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乌干达、南非、加拿大、巴西、斯里兰卡、坦桑尼亚、中国、韩国、苏丹等14个国家的50余名专家、业界代表我校及多所高校师生参加了研讨。会议共进行了21个学术报告,总观看人数9000人次。

5日下午研讨会开幕式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科学研究所匡廷云研究员应邀出席并致开幕词。匡院士指出,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再次凸显了各类可再生能源技术对遏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全球实现2℃以内温升控制目标和碳中和目标,有赖于各类基于自然的固碳、固碳解决方案。以农林业种植、养殖废弃物高效利用为手段的生物质转化利用技术,可有效促进养分循环、能量贮存和碳素固定。例如,以沼气工程、生物质高效热解气化等为代表的生物质利用技术,可提供清洁的能源产品,同时实现整个系统的负碳。匡院士还寄语与会代表,希望各国专家团结协作,加强交流,运用创新的科技手段和有效的工程措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人人享有廉价清洁的能源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本届研讨会主席、国际标准化组织沼气技术委员会(ISO/TC255)主席、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董仁杰教授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2006年至今,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已经来到第19个年头,已有数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其中。董教授回顾了与各国专家一道,持续围绕可再生能源技术选择、生物质燃料生产、生物质炉具研发与应用、清洁能源技术经验转移等的愉快经历,并期待与各国专家继续并肩推动廉价、清洁、可持续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经验惠及全球更大范围人群的生产生活需求,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马来西亚国油科技大学Jun Wei Lim博士在开幕式上代表外籍专家致辞。Lim博士表示,连续多年参与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让其感受到了中国专家与各国专家共同为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寻求有效解决方案的不懈努力,未来愿继续强化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务实合作。

研讨会开幕式线下会场

研讨会期间,各国专家分别就沼气发电、生物质燃料改性及其热解性能、生物质炉具结构优化、光伏技术进展、可再生能源国别现状、COP29背景下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开展了学术报告与深入研讨。

我校巴基斯坦籍校友、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青年学者Riaz Ahmad博士作题为《生物质炉灶的技术进步及其潜在的健康和环境效益》的学术报告。他表示生物质炉灶技术不断进步,燃烧效率得以提升、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且逐渐走向智能化与多功能化。在环境方面,该技术能改善大气质量、助力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碳减排,对推动生态保护与空气质量改善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巴基斯坦籍青年学者Riaz Ahmad博士作报告

马来西亚国油科技大学Jun Wei Lim博士作题为《生物质衍生燃料技术》的学术报告。他指出生物质燃料优势显著,具备可再生性,能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依赖;燃烧时碳排放较低,利于缓解气候变化;还可带动农业、能源产业协同发展Lim博士重点介绍了微藻生物质燃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同时也表示该技术当前仍面临生产成本高、转化效率待提升等难题。

 

马来西亚国油科技大学Jun Wei Lim博士作报告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势不可挡,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技术合作与人员交流,通过分享和转移先进、适用、可及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经验,能够帮助更多国家居民用上廉价的清洁能源。各国专家表示,本届研讨会的各项报告,为发展中国家的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也为今后的生物质能源国际化合作、技术转移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搭建的这一交流平台,为各国共同推动生物质清洁燃烧及有效利用提供了重要途径,各国专家愿继续携手促进技术研究与落地应用,以更为有效的技术措施践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项目标。

本届研讨会受到了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能源环境分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农村能源专委会和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北京农业工程学会、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单位的指导和大力支持。本届研讨会由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能源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室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与智慧农业科技创新院承办。寇享学术平台为研讨会提供了直播支持。

周宇光副教授、李煜副教授与外国专家共同主持了研讨会。研究生刘铭洋、付永坤、任思豪、于耀鸿、武霄宇、彭佳伟、蒋合福等全程参与组织了本次研讨会。

 

 

相关背景:

 

2006年至今,由生物能源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生物能源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iBEST)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董仁杰教授首倡举办的“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已累计邀请150余名来自30余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来华,有效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清洁能源特别是农村能源技术的了解,并构建了AfriCAU(中国农业大学-非洲国家专家网络)、S4G(South-South Sustainable Stove Group,南南合作可持续炉灶工作组)等专家合作网络。

十九年来,研讨会有力推动了中国-南非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加纳/赞比亚/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三方南南合作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项目、世界银行“河北省实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清洁炉具”等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各国专家针对沼气、生物质清洁燃烧技术等方向国际标准的联合研究,为发展中国家携手探寻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工程措施提供了重要交流与合作平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