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高速模式。

主题教育工学院在行动

征文丨以青春和汗水做墨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发布日期:2023-05-10    浏览次数: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之后,我深受鼓舞,作为一名中国农业大学的学子更是深感自豪。回信不仅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视,而且体现了对农大学子的充分肯定和殷殷嘱托,也是对我们莫大的鞭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中,作为农大学子的我任重道远,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要有“自找苦吃”的决心,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做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我很佩服科技小院的同学们,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在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实践创新,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回想起自己的经历,特别是读硕士期间在江西做试验的那段经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农大学子,也与“农”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没有辜负习总书记的嘱托,我以青春和汗水做墨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自己的青春在“强农、兴农”的新征程上绽放了绚丽之花。

2012年,24岁的我本科毕业后就到了我国目前最大的、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营农场—友谊农场工作,曾任友谊农场第十一管理区农机助理兼农机管理中心主任,多年从事农机管理和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参与农场有关科研项目的实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工作期间获得多项荣誉。我在这一干就是七年,把自己风华正茂的青春都献给了北大荒。这七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读书继续深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要借助更高的平台,我才可以实现人生更大的梦想。因此,我毅然放弃了工作决定考研,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努力,终于在2019年考入梦寐以求的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一入学,我就谨记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立志要为我国的农业事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的感觉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科研能力的不足,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我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理论知识以及提高各类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补齐与同学们的差距,平时积极帮助师兄们做试验,增加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2个学期的学习,我的理论知识与科研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两者要充分结合起来,我认为只有自己亲自做试验,完成课题,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在2020年5月份,导师宋建农教授要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项目的一部分试验安排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我就主动申请,将这部分试验承担下来,作为自己的硕士论文课题。在全国上下一致做好防控新冠肺炎的战疫中,我克服新冠疫情影响,于2020年5月25日独自赶赴江西,开始了“南方双季稻区(江西)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试验”。

 

 

做试验就要制定试验方案,方案中涉及的水稻种植技术对于我这个农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简直是一无所知,难上加难,我深知一个试验方案如果制定不好,就会影响整个试验结果,对课题项目的完成将带来很大的影响。于是我一到江西省农科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就开始查找文献,购买水稻种植方面的书籍,与农业工程所的老师交流,我还积极找到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师兄师姐们请教水稻栽培方面的知识,充分了解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种植模式及生产方式,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终于完成了试验方案的制定,试验于当年6月下旬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安基地开始了。

水稻种植是水稻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俗话说:“秧好半年禾”,就是强调水稻生产的关键是要育好秧。育秧从选种、浸种、播种、秧苗管理,每一个步骤都很关键。育秧过程中要使用烯效唑进行浸种,防止秧苗徒长,以方便后期机械插秧,但是如何设定烯效唑的浓度是个难题。我在育第一批苗时,按照说明书设定一个1:500的浓度进行浸种,结果浓度偏高,导致秧苗生长受限。试验刚刚开始就遇到了阻力,弄得我吃不好,睡不好,每天不知多少次去育秧场地观察,看看是否可以通过后期管理,使秧苗生长情况有所缓解。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高安基地附近华阳村上的一个农药种子店,我与店老板交流水稻浸种的问题,店老板告诉我,一包烯效唑直接浸种7斤就可以,不用计算浓度,农民都是这样浸种的。之后,我回到试验基地,就按照店老板说的方法,重新浸种一批,结果育秧效果还不错。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深刻感觉到,理论实践与经验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试验达到最理想效果。在种子发芽出土以后,秧苗的管理非常重要。7月上旬,江西正值持续高温,最高温度可达到40℃,而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又是旱育秧,需每天观察基质的湿润程度是否需要浇水。当基质过干不及时浇水时,秧苗会枯萎,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后面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好秧苗,我毅然从住宿条件优越的南昌市直接搬到了一百公里以外的高安基地作业区居住,这里住宿条件很差,周围都是田地,人烟稀少,每天伴随着我的只有孤单、蚊虫叮咬和高温日晒。由于每天顶着烈日作业,每次都汗如雨下,脸上被晒出黑斑直至脱皮,我从没叫过苦,真的跟我刚来江西时那个又白又嫩的小伙子判若两人。

为了将自己所育秧苗顺利插到大田里并保证插秧后秧苗的成活率和整齐度,我决定亲自操作插秧机进行插秧,但是对于从来没有操作过插秧机的我来说谈何容易。自己试验的插秧日期是7月27日,我为了熟练插秧机的使用,在7月5日就在另外一块田地学习操作插秧机,所用插秧机为手扶式插秧机,这种插秧机很难操作,人在泥水里走动很费劲,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我就顶着酷暑,一口气插了3亩地,当我从田里出来时已经是一身泥一身汗,我没有抱怨累,只说了一句话“我学会开插秧机了,我的试验可以如期插秧了”。

 

7月27日插秧时,由于试验涉及28个处理,需要不断的停机更换秧苗,操作起来很麻烦,插秧面积为10亩。我顶着酷暑从上午9点一直干到下午6点天黑,在插秧即将结束时,我明显感觉双手在打颤,我已经累得快无法操作插秧机了,插完最后一个处理,我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整整十分钟没有起来。我这种做事认真的态度及不怕吃苦的精神,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导师宋建农教授对我说:“你是我所有研究生中唯一一个能开插秧机下地的学生。”

 

我就这样认真负责、脚踏实地的完成着试验的每一个步骤。插秧后,也就到了采集样品、收集数据、收获成果的时候了。这时就要在高安基地采样,之后带回农科院工程所的试验室,进行各项试验数据的收集。从省农科院到高安基地车程要1个半小时左右,每次采样都需要租车去基地,每隔7~10天就要采样一次,每次租车费用就要700多元。我计算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内,租车费就是一项不小的开支,因此,我每次都搭别人的车去基地。搭别人的车,就要早上五点钟起床,那时天还未亮,就要带着采样需要的工具,搭车去高安基地采样。田间植株性状调查时,由于只有我一个人,要一边测量一边记数据,田里都是水,实在是太不方便记数据了。我想尽各种办法,就联系远在北京的同学,通过电话语音帮忙记录数据。随着水稻秧龄越来越大,植株也越来越强壮,叶面也长出了锯齿状的边缘。有一次在采样后,我回去洗澡,感觉皮肤就像火烧着一样疼,我仔细一看,腿上被水稻叶片划破了,出现了一条条浅红色的痕迹。期间也被蚊虫叮咬,采样后满腿是包。

 

 

9月底水稻进入抽穗扬花期,正赶上江西等多地遭遇了一股冷空气的袭击,试验中的一个晚熟品种迟迟不抽穗扬花,我非常着急,每天关注天气,隔几天就要到试验田观察这个品种的抽穗情况,我担心这股冷空气如果持续时间太长,水稻产量就会受到影响,造成试验数据不准确。天公作美,这股冷空气没有持续时间太长,试验中的水稻产量性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夕阳西下,我正在完成试验的最后一个步骤测产,待测产结束,整个试验就结束了。通过这半年的试验,我自己亲力亲为,真正的体会到了从事农业科研的不易,体会到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艰辛,体会到了收获成果之后那一刻的喜悦。我坚信,自己在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的道路上,会继续努力,探索创新,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中。

 

硕士毕业后,我继续留在农大深造读博,在博士期间我又多次前往江西省樟树市的试验基地进行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技术试验,为本技术在全国的推广示范提供数据支撑。期间,工学院院长宋正河教授和副书记陈度教授到樟树市试验基地调研,对正在田间试验的我给与了高度评价,对我不怕吃苦的精神给与了肯定,宋院长对我说:“你是我看到的工学院里唯一一个光着脚把论文写在稻田里的研究生。”

毛主席曾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在硕士期间,我克服重重困难,凭着坚强的毅力,利用长达半年的时间,在江西完成了“南方双季稻区(江西)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试验部分。曾经有人问我,是什么动力让你如此的坚守?我给了他一个简单朴实的答案:我出生在农村,本科就读于八一农垦,曾工作在农场的农机部门,又在中国农大读研,读的专业是农业工程,找到的导师又叫宋建农,与“农”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这一路走来,让我清楚的看到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变化,农民的增收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因此我只以青春和汗水做墨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真正的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我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不断的努力、拼搏、为之奋斗,只为实现自己的初心与梦想!无论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我都要有踏实肯干、敢于吃苦的“新农人”的精神品质,心系祖国、心系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投稿人:研究生农工第八党支部 贾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