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人物给我们的感觉总是不凡而遥远,但是在许蕾这位公认的优秀学子的身上,我们却感到了一种别样的亲近感。
许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修读传播学双学位,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得主,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美国ASABE大学生机器人设计大赛第一名等多项奖项,并以优异的成绩保研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我不是学霸。”处于如此多的头衔和光环下,许蕾活出了自己的“学霸”定义。
许蕾的大一生活也许和很多人相同。在国乐社横吹竹笛,在深夜做微信推送,在第一次辩论赛后兴奋满足,在高数课迷茫苦恼,在每一个清晨犹豫要不要再睡一会……“刚上大学,我就想着每门不挂科就行。”然而,在一次次的测验后,她发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要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许蕾说,“其实定完目标后,结果总比预期要好。”就在一个个的小目标下,许蕾拿到了让人仰望的满绩。然而,她的身上却没有那么多“学霸”的沉重。“三天一小玩”,在周末去感受北京的风情,给自己的宿舍过生日,许蕾的生活总是彩色,“玩”得足够酣畅淋漓。“我从不认为学习、科创和玩是相互冲突或者不可兼得的事,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合理规划,专心致志,提高效率,生活可以很充实圆满。”对于自己满绩点,许蕾笑着说,有运气的成份。但是,所有的偶然都有其必然。许蕾的学习有着她自己的逻辑性,注重思考的过程,期末复习时先看看书,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再把所学的东西穿插起来。善于思考和总结,合理规划时间,是许蕾学习的秘诀。“我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高效的方法,让许蕾在繁忙的学习中修读了传播学双学位。
“人的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许蕾的科创之路就是如此。“大二那年刚参加科创方面的工作,好多东西都完全没有接触过,所以那一年就是各自在学各自方面专业软件的知识,还有文献查找等等的工作。第二年参加工程训练竞赛,各方面的知识就全都用上了。”做科创时的辛苦和困难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时基本上是三个人下了课,买点吃的就去实验室,然后一直做到凌晨两点钟。经常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经受四五天的焦灼。”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朋友,收获了凌晨走出实验室抬头一看繁星满天的惊喜。“三个人都抬头看着天走路,有一搭无一搭的说话,是大学里最难忘的时刻。”
“我其实没有什么规划。”许蕾坦白讲。喜欢什么,就去做。许蕾喜欢感受新鲜事物,随性自由。大学给她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成长。“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开始学会判断自己。”随性却不盲目,看似闲庭信步却有着她自己的认知和判断。
高考后的许蕾想学医学专业,最后却成为了一名工院人。如今,成功保研于北航的她选择了医工结合类专业,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为医学事业作出贡献。所谓初心是于百转千回后依然能保持当初的情怀。现身为辅导员的她,更希望自己是一位姐姐给弟弟妹妹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引。“如果能做一些事情,那为什么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事情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北京是一座很可爱的城市,大学是一段很幸福的时光。作为过来人,许蕾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多走出宿舍,多参加科创,将所学投入实践,去探索,去感受,去做很多不曾料想又不虚度生命的事。
记述完许蕾的故事,笔者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句话:“真正的大师,永远怀着一颗学徒的心。”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生活的学徒。无论处境如何窘困,当我们抱着一颗平和坚定之心,总会在艰苦的条件下找到乐趣、在幽暗的泥土中开出鲜花。
[新闻通讯社 记者 白凤潇 刘玟 黄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