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高速模式。

新闻动态

口述院史|白人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发布日期:2025-03-28    浏览次数:

工学院“口述院史”系列活动由学院党委、关工委发起,是学院在建校120周年向学校献礼活动之一,旨在梳理学院发展脉络,加强青年师生四史教育,共同重温工学院建院以来的峥嵘岁月,用工学院红色基因为新时代青年指引前进的方向。

 

3月27日,“口述院史”第二期活动在工学院全景教室召开,本次活动由白人朴教授主讲。工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尤泳,关工委成员朱玉龙出席,学院师生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辅导员梁哲主持。

 

白人朴教授是我国农业机械化领域的权威专家,长期致力于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政策研究和评价体系建设,曾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农业工程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13年获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发展“终身荣誉奖”。1957年考入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学习,1961年留校任教,在工学院坚持工作68年,见证了学校、学院的发展与变迁,他从自己的专业选择和学校学院的支持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白人朴教授分享了他作为导师的育人故事在他求学阶段受到恩师的影响,就形成了“三着想教育观”,即为国家着想,以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为学校着想,以为国家培养出栋梁之才为荣;为学生着想,要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在长达60余年的育人经历中,更是总结凝练出了育人“四字经”和“18字诀”,他的学生有农业高校校院领导、教授、政府工作人员等等,人才济济,都奋斗在农业机械化事业的第一线。

 

白人朴教授面向农业工程专业的学生们分享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三个阶段,1949-2006年处于初级阶段,机械化生产方式已经开始应用于农业,但在农业生产中仅居于辅助地位;2007年,我国农机化发展进入中级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农业生产方式的性质已由传统农业转变成机械化农业;目前,我国农机化发展正处于从中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的过渡期,农业机械化正向全面化、智能化、绿色化进军。他认为我国即将进入农业机械化发展第二个黄金期,是青年人们的挑战与机遇。

适逢农大建校120周年,白人朴教授寄语学院师生,紧跟中央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践行农大“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口号,弘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农大校训精神,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站上新的高度,在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全面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进程中作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