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下午,中国-巴西家庭农业机械化巴西利亚科技小院揭牌仪式在巴西利亚大学成功举行。
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中国驻巴西大使祝青桥,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杜太生,巴西农村发展与家庭农业部部长保罗·特谢拉,巴西总统府总秘书处执行秘书凯利·马福特,巴西教育部副部长布拉西尔·丰塞卡,巴西科技创新部副部长阿鲁达,巴西农村劳动者组织创始人、全国协调委员会成员若昂·佩德罗·斯特迪尔,巴西利亚大学校长罗扎娜·纳维斯等出席仪式。来自巴西利亚大学、戈亚斯联邦大学、巴西国立半干旱农业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巴西家庭农业从业者代表,国际民众合作协会代表,中国农业大学驻巴西科技小院师生、在巴中资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仪式。
在中巴两国部长的见证下,杜太生与巴西利亚大学校长罗扎娜·纳维斯共同签署两校合作备忘录,并为“中国-巴西家庭农业机械化巴西利亚科技小院”揭牌。
该科技小院是中巴落实元首共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中方推进全球发展倡议的具体行动,主要面向解决巴西小农户生产问题而建设,将通过“教育+科技+产业”一体推进的模式,让大学实验室的成熟样品走向田间地头,成为家庭农业的产品、促进家庭致富的商品。中国农业大学将与巴西利亚大学携手打造家庭农业机械化科技小院样板,成为两校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促进中巴在技术培训、人文交流与人才培养等领域的长期合作。
中国驻巴西大使祝青桥在致辞时表示,两国元首日前就中巴关系未来发展达成新的战略共识,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中巴关系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决定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发展战略对接。中巴合作高质量发展,教育是先导,科技是支撑。中国农业大学和巴西利亚大学共建中巴家庭农业机械化科技小院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巴西发展战略对接的实际举措,是中巴教育、农业合作的里程碑,是中巴在扶贫减贫和科教领域合作的生动缩影,更展现了两国在教育、科技合作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期待双方依托科技小院,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领域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科技人才,把中国农业机械化经验分享给巴西人民,推动解决巴西家庭农业面临的生产效率不高、粮食单产偏低、农民收入不高等问题,为两国乃至全球的农业发展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巴西农村发展与家庭农业部部长保罗·特谢拉等巴方嘉宾表示,两国元首就加强减贫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中国脱贫经验值得巴方借鉴。巴方期待两国政府、高校、企业加强合作,运用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发展经验,提升巴西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中小农户收入水平。
仪式结束后,两国部长在杜太生和罗扎娜·纳维斯校长的陪同下来到科技小院,饶有兴致地观看了《科技小院——中巴家庭农业机械化之约》宣传片,听取了中国农业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与智慧农业科技创新院院长杨敏丽教授关于“中国-巴西家庭农业生产大数据系统”运行情况的讲解,观摩了宋正河院长关于工学院研发的智能农机装备数字孪生系统的演示,参观了中国农业机械装备展览。
杜太生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拉美记者站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在阿波迪和巴西利亚建立的两个中巴家庭农业机械化科技小院,是科技小院实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首次在拉美地区落地。通过前一阶段应用中国农机及技术,当地农户的效益提高了80-90%,粮食产量也大幅度提升。未来我校将立足于这两个科技小院,拓展包括农业机械化、作物品种选育及栽培等在内的联合研究与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将与众多合作伙伴一道,持续推进技术标准建立、中国农机在地化适应、种植模式本土化、农业人才培养等工作,为中巴两国农业增产增效做出贡献。
活动期间,杜太生还调研了中国-巴西家庭农业生产大数据系统与科技小院办公室,详细询问了驻巴学生生活保障和工作情况,并亲切慰问了在中巴科技小院工作的我校中外学生。
据悉,今年11月,中国农业大学已在巴西北里奥格兰德州和巴西利亚建立两个中巴家庭农业机械化科技小院。今年2月以来,来自中国7家企业的31台(件)中小型农机产品落地巴西,服务当地家庭农业生产。目前,又有13家中国企业提供的40余台农机产品已运抵巴西。工学院已有1名博士后、2名博士生在巴开展工作,新一批5名学生将陆续于12月启程前往巴西。杨敏丽教授向中国新闻社介绍道,依托中巴“科技小院”,中国农机化技术发展经验和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有望为巴西家庭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唐莹、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鑫,工学院周宇光副教授、倪昕东博士,以及国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航、博创联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陶伟、中国移动巴西子公司等合作单位代表参加了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