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高速模式。

新闻动态

2024年北京市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在我校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25-03-24    浏览次数:

2025年3月22日至23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北京市高教学会工程训练研究分会、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协办的2024年北京市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以下简称“大赛”)在我校成功举行。本次大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求卓越,守德崇劳制造强国勇担当”为主题,共设置新能源车、“智能+”和虚拟仿真3个赛道及9个赛项。包含太阳能电动车、智能救援、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和未来技术探索在内的4个赛项由我校承办。

开幕式现场

3月22日上午,大赛开幕式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奥运场馆举行。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大学监察专员单际国,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副处长王鑫,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双寿,国赛巡视员、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莫亚武,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综合处处长韦笑,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尤泳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大赛开幕式由尤泳主持,单际国和李双寿为大赛致开幕辞。

尤泳主持开幕式

单际国在致辞中指出,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学生进行工程训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中国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他强调,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不仅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更是青年学子投身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必备素质。中国农业大学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深化与兄弟高校的协同合作,共同培育工程英才,携手推动首都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单际国致辞

李双寿在致辞中介绍了大赛的创办历程、办赛规模和开展目的等内容,详细说明了大赛包含的赛道及各个赛道的设立目的。他指出,大赛的举办不仅体现了产业的不断进步,更是课程建设与教育改革紧密结合的成果。他期望通过此次大会的举办,可以充分展现、提升选手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借助比赛平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新工科改革贡献积极力量。

李双寿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农业大学刘星星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陈汐同学分别代表裁判和参赛队员进行宣誓。随后,尤泳宣布大赛正式开始。

 

裁判员代表、参赛选手代表宣誓

比赛过程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28所高校的230余支、近1000人参赛队伍展开激烈角逐。选手们通过作品的现场调试、竞技及成果展示等环节,充分展现了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创新实力。比赛聚焦于考察选手在跨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水平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创新精神、工程伦理观念以及团队协作技能。我校校医院工作人员、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及学生志愿者全程参与大会保障服务工作。

 

 

 

 

 

 

3月23日下午,大赛闭幕式举行。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双寿,国赛巡视员、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莫亚武,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宋正河,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李海涛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闭幕式。闭幕式由李海涛主持。

闭幕式上,莫亚武对本次大赛进行了点评。他高度评价了大赛的组织工作,并对所有参赛队员和裁判员展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给予了充分肯定,最后预祝北京市高校队伍在全国决赛中能够取得佳绩。

莫亚武作大赛点评

赛项裁判长、华北电力大学夏延秋教授公布比赛成绩。

夏延秋公布比赛成绩

宋正河院长对本次大赛作总结讲话。他指出,中国正逐步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工程科技的创新更离不开一代代青年学子不懈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他强调,大赛虽然即将闭幕,但同学们的创新之路并未结束,希望同学们能够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己任,以工程创新为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宋正河作总结讲话

最后,李海涛宣布大赛圆满闭幕,并代表中国农业大学对上级指导部门的关怀,对各参赛高校、赞助企业的大力支持,对全体裁判员、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海涛主持闭幕式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列入教育部评审评估和竞赛清单的重要赛事,旨在培养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与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大赛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校企协同创新、理工人文融通,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体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